新古典舞團《客風.廢墟後生仔》舞劇 挖掘人性善惡距離
新古典舞團全新製作《客風.廢墟後生仔》舞劇,將再次從文學角度解構莎士比亞,全劇以台灣客家村落為主題,探討家庭衍生出的問題並連接到社會存在的關係,從中挖掘人性善與惡的距離,將是一場戲劇張力十足的舞蹈演出。
新古典舞團《客風.廢墟後生仔》舞劇
10/4 19:30 10/5-6 14:30
台北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
10/26 14:30
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演藝堂
11/2 14:30
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
11/23 19:30
新竹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
INFO 02-28091753
新古典舞團全新製作《客風.廢墟後生仔》舞劇,將再次從文學角度解構莎士比亞,全劇以台灣客家村落為主題,探討家庭衍生出的問題並連接到社會存在的關係,從中挖掘人性善與惡的距離,將是一場戲劇張力十足的舞蹈演出。
創立四十餘年的新古典舞團,其創辦人劉鳳學自二〇一四年起將創作的棒子交給舞團資深團員們,從編創身分退居幕後繼續執著於寫作與研究。從二〇一四至二〇一八年期間,在劉鳳學嚴謹的監製下推出了《客風.漂鳥之歌》、《小王子3.0》、《千帆揚起》、《羅生門》及《伊娜的光芒》每年一齣大型製作。她以五年的時間將舞團創作及營運工作循序漸進地交接給下一代;今年開始,舞團藝術總監之職正式交棒給子弟兵盧怡全,他承襲劉鳳學對文化的熱情與研究精神,引領台灣舞蹈界汲取客家元素的創作,詮釋世界客家文化舞蹈的新風貌。其舞蹈風格擅長低水平與爆發力的動作呈現,盧怡全認為,「東方與西方舞蹈不同之處在於重心的使用」;因此,在他的舞作中揉合武術、特技與太極等肢體運用,締造出屬於他的個人舞蹈美學風格。
劉鳳學、陳逸民、盧怡全三人在二〇一七年結合徐四金《香水》、二月河《雍正帝》與芥川龍之介《羅生門》的人物與故事,共同編創了舞劇《羅生門》,深獲回響。今年,新古典舞團再次從文學角度解構莎士比亞,以其劇作精神從而編創《客風.廢墟後生仔》舞劇,作品述說在一個客家村落的社會現象,家庭倫常和年輕人在現代生活裡的迷失與打拚,最後以正面能量歌謳人生,征服外在困境也克服內心的憤怒與不平。